泰語
信息來源:www.ncedirect.com 發布時間:2020.05.13
泰語(???????),舊稱暹羅語(Siamese),泰國的官方語言。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。使用人口約5000萬。有中部、北部、東北部和南部等4個方言區。曼谷話是泰語的標準語。泰語是一種分析型、孤立型語言,基本詞匯以單音節詞居多,不同的聲調有區分詞匯和語法的作用。構詞中廣泛使用合成和重疊等手段。泰語中吸收了大量的梵語、巴利語和相當數量的孟語、高棉語、漢語、馬來語和英語詞匯。
泰文屬于音位文字類型。
13世紀的蘭甘亨碑文是目前發現的早完整的泰文文獻。據該碑文記載,1283年素可泰王朝的蘭甘亨大帝創造了泰語文字。
實際上泰文是將孟文和高棉文(吉蔑文)加以改造而成的,以后經七百余年歷代的改革形成現代泰文。
現代泰文有輔音字母42個,元音字母和符號32個。元音字母可以在輔音字母的前后出現, 還可以出現在輔音字母的上、下部位。有4個聲調符號,標在輔音的右上方,第一聲調不標符號。泰文自左而右書寫,一般不使用標點符號。
同時泰文有自己的數字符號。
泰語語序的特點
今天的泰語分成世俗用語、王族用語和僧侶用語三種。
文字的書寫采取連書形式,自左向右,橫向書寫,詞與詞之間不用標點,不留空格,一句話從頭到尾連續不斷的拼寫,以空兩個字母的間隔或句子當中的小停頓表示一個句子。
泰文字母的傳統印刷體像五線譜上的音符,大部分字母都帶有小圓圈,因此有人把它比作蝌蚪文。泰文與柬埔寨文字和老撾文字十分相似。
泰語的講話和書寫上,基本語序與漢語一樣都是“主—謂—賓”結構,但是與華文的大區別是修飾語在被修飾語之后,簡單而言即泰語形容詞應該放在名詞之后,副詞放在動詞之后,例如漢語中“這雙襪子真美”,在泰語中的語序變成“美真襪子雙這”。
泰文屬于音位文字類型。
13世紀的蘭甘亨碑文是目前發現的早完整的泰文文獻。據該碑文記載,1283年素可泰王朝的蘭甘亨大帝創造了泰語文字。
實際上泰文是將孟文和高棉文(吉蔑文)加以改造而成的,以后經七百余年歷代的改革形成現代泰文。
現代泰文有輔音字母42個,元音字母和符號32個。元音字母可以在輔音字母的前后出現, 還可以出現在輔音字母的上、下部位。有4個聲調符號,標在輔音的右上方,第一聲調不標符號。泰文自左而右書寫,一般不使用標點符號。
同時泰文有自己的數字符號。
泰語語序的特點
今天的泰語分成世俗用語、王族用語和僧侶用語三種。
文字的書寫采取連書形式,自左向右,橫向書寫,詞與詞之間不用標點,不留空格,一句話從頭到尾連續不斷的拼寫,以空兩個字母的間隔或句子當中的小停頓表示一個句子。
泰文字母的傳統印刷體像五線譜上的音符,大部分字母都帶有小圓圈,因此有人把它比作蝌蚪文。泰文與柬埔寨文字和老撾文字十分相似。
泰語的講話和書寫上,基本語序與漢語一樣都是“主—謂—賓”結構,但是與華文的大區別是修飾語在被修飾語之后,簡單而言即泰語形容詞應該放在名詞之后,副詞放在動詞之后,例如漢語中“這雙襪子真美”,在泰語中的語序變成“美真襪子雙這”。